青记独家丨贾永:怎样让正能量收获大流量
贾永:
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,我可能不亚于电影《长津湖》的编剧。一是,早在1999年我就到美国采访过参战老兵,比较了解美国人尤其是美国老兵对这场战争的看法,也清楚中国军人留给他们的深刻印象和记忆。二是,我采访过众多的志愿军老战士,掌握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大量震撼人心的故事。三是,我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文献片《为了和平》的总撰稿。这样的经历,使我对这段历史多有了解,写这类文章也比较得心应手。
《长津湖》不失为一部优秀影片。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,使得营造和还原战争场景变得不再困难,这种大投入大制作也增强了影片的可视性。《长津湖》之所以大火,在于它生逢其时。换句话说,这与时代大背景、国际大环境有关。第一,在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,由大向强的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压力和风险挑战。在这种背景下,人们自然会关切我们的安全环境,热切期盼强军兴军,呼唤英雄血性和英雄精神。从前几年的《战狼2》《红海行动》到今年的《长津湖》火爆,显然都与此有着很大关系;第二,当代中国青年步入“新的觉醒年代”,这种觉醒提升了爱国主义理性情感。一方面,他们成长于能够平等地获取各种信息的网络环境,这使得他们有机会也有条件全方位、多角度地了解各国的真实状况;另一方面,他们成长于中国快速崛起的新时代,对中国道路的成功有着直接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。文艺是时代的号角,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,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。显然,中国电影界捕捉到了这种变化。新闻传播需要借鉴的是:在重大历史关头,及时地感国运之变化、立时代之潮头、发时代之先声。
贾永:
一个人能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并且可以有所作为的职业,是很幸福的。幸运的是,我就是收获了这种幸福的那批人。我17岁到边防部队服役,在战斗前线走上新闻之路,后来又接受了正规的院校新闻教育,再后来又拥有了在新华社、央视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工作的经历,拥有了见证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全过程和记录党、国家、军队许多重大事件的机会。在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中,同时拥有上述经历和机会,是不多见的。我感谢这个时代,也珍惜这个时代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。从业40多年,我的新闻写作和文艺创作的动力,已经由最初的爱好和回报变成了如今的自觉和习惯。这种使命感,让我无法停下手中的笔。这两年,我虽然不在第一线做记者,但并不影响我用另外的方式为我们的时代记录和放歌。2020年疫情期间,我创作了4首叙事诗:《来世,还做你的新娘》《妈妈,我要妈妈》《所有的鲜花都在为你静静绽放》《这一刻,以祖国的名义祭奠》。疫情尚未结束,我又参与撰写6集文献片《为了和平》脚本,这部文献片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,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。
记者是一个早起的职业,记者还是一个不能停步的职业。激情源自深情。只要我们坚持把根深深扎在脚下的土地,始终为人民抒写、为人民抒情、为人民抒怀,那么,我们就不会缺少创作的激情。只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,视野中就不会缺少可以写作、创作的题材。
需要提醒的是,网络的便利使得一些年轻记者忽视了采访的重要性,打个电话就算采访了,甚至靠二手、三手材料写稿子。可以说,这样的记者是成不了好记者更成不了大记者的。
贾永:
40多年的记者历程,真正难忘的作品,却不是属于我个人的。1987年,我在中国青年报实习,正赶上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。报社安排我跟着李伟中、雷收麦、叶研三位记者一起到火灾区采访。之所以让我参加这次报道,是因为我的指导老师、时任中国青年报国内部副主任杨浪在云南前线参过战,清楚像我这样上过战场的军人敢冲敢闯,能吃苦不怕死。出发之前,杨浪对这次报道定下了基调:改变以往那种“大灾大凯歌”的模式,透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森林大火,还原事件真相,探求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界的因果关系。
一场大火,映照出了当时体制机制的种种弊病,映照出了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,也映照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共处。我们的三篇报道标题是《红色的警告》《黑色的咏叹》《绿色的悲哀》。“三色”报道获得当年的全国好新闻奖特别奖。大兴安岭火灾报道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新闻观尤其是采访作风。套用一个物理学观点,在此之前我是零度的冰,但“三色”报道之后,我成零度的水了。对我来说,这个“融解热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青年报那一时期的职业精神熏陶的。那样一种视党的新闻事业重如泰山的理想追求,那样一种充满正义与激情的业务氛围,那样一种求真求细的扎实作风,令我永远难忘。
“三色”报道之所以成功,或者说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,最重要的在于报道的客观公正,而这种客观与公正又来自扎实深入的采访。到新闻的源头发现和追寻新闻应当成为我们的基本采访方式。一名称职的或者优秀的记者的工作状态应该简单而又干脆,那就是:时刻准备出发,时刻迎接挑战,时刻投入战斗!
贾永:
自媒体自然无法摆脱流量这一话题,但这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、善恶不辨,毫无顾忌地收割流量,甚至为了流量搜奇猎艳、迎合低级趣味,无底线地去媚俗。自媒体同样担负着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的责任;自媒体人同样应该成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、社会进步的推动者、公平正义的守望者。事实上,弘扬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,同样能够收获流量。我参与创办的“第一军情”,内容主要为三个部分:一是国际军事评论,二是中国军情,三是军史故事。宗旨是:靠独家视角吸引受众,靠理性分析赢得受众,靠文章品质留住受众。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,“第一军情”推出了一系列志愿军将士英雄事迹的文章,几乎篇篇都是爆款。我为中国青年报撰写的《英雄儿女驱虎豹》长达近万字,被人民日报新媒体和共青团中央以“打了一辈子仗,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部队”为标题转发和推送后,几乎被所有的主流媒体客户端转发。仅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有跟帖15000多条。这是人民日报客户端采用的最长的一篇文字报道,也被业内认为是这次纪念性报道中最出彩的文章之一。
问题的关键在于,我们在传播主流价值的时候,是否能够做到转换语态、丰富形态、创新业态,既“可读可听可看”,又“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”, 以广大网民尤其是受“两微一端”时代熏陶的新一代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,让正能量进入“朋友圈”,让主旋律影响“社交圈”,也就是守正创新。
贾永:
实践已经证明并且会继续证明,即便在新媒体平台上,传统媒体人也有自己的优势。这是因为,科技的发展虽然降低了信息传播者的门槛,却并不意味着降低了职业新闻人的素质要求。
自媒体人追求合理的利益无可厚非。需要警惕的是,不能把创作当作追逐利益的“摇钱树”;切忌因“蹭热点”而忽略效果,因“博眼球”而放弃效果,更不能为片面追求点击量而“失向”,为刻意迎合受众而“失态”。新媒体是一个变量,这个“变”只会越来越快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大浪淘沙,最终的变化就是由拼海量向拼质量转变,靠议题设置精准、传播对象精确、方法运用精当来取胜。不管怎么变,仅就做内容而言,在新媒体上最活跃、走得最远的,还是那些真正经历过正规新闻职业训练的媒体人。
做自媒体的需要注意两点:一是消息源问题。通常情况下,自媒体作者不可能拥有第一消息源,更多的是依据他方消息写评论。由于人人都有了发稿可能,消息源也就鱼龙混杂、真假难辨,依托这样的消息源抒发感受、发表评论,很容易南辕北辙,这也就是自媒体作者常常被“打脸”的原因。二是“洗稿”问题。伴随着自媒体的普及,出现了一种打着“二次创作”旗号东抄西拼的“洗稿人”,尽管有时也能获得高点击量,但这种行为还是令人所不齿的。
贾永:
长津湖之战是一场残酷的战役。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它的战果,更应该关注一个重要的背景。那就是,敌我武器装备的巨大悬殊和双方物质保障的巨大差距。志愿军所展现的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,极大地震慑了对手。正是包括长津湖之战在内的第二次战役的胜利,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,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。有人诋毁“冰雕连”,即使不是别有用心,也说明了他的无知。事实胜于雄辩,对这些言论的最有力的回击就是以翔实的材料、生动的描述,告诉人们真实的“冰雕连”。我之所以接连发表了3篇有关长津湖的文章,也是为了澄清事实真相,正确引导舆论。
这些年,扭曲经典、怀疑历史的观点屡屡出现,调侃崇高、抹黑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。前些年甚至还有人打着所谓“追求真相”的幌子,对名震上甘岭的孤胆英雄黄继光的壮举公开质疑。尽管无良媒体和无良写手只是极少数,但在媒体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,这样的行为对英雄人物的伤害却是巨大的,并且,这种扭曲又在更大程度上导致了对于今天的典型人物的怀疑、质疑。自媒体决不能成为法外之地,与这样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,同样也是负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的责任之所在。
贾永:
从2017年开始,我参加了《强军》《回望延安》《祖国在召唤》《为了和平》《将改革进行到底》等十多部文献片、纪录片、政论片的脚本撰稿,也参与了建军90周年、国庆70周年阅兵解说词撰写。最大的收获就是结合任务,系统地学习了党史、军史,尤其是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。只有理论上的清醒,才会确保政治上的坚定。而政治上的坚定,反过来又促进了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。歌词创作也是一次转型的尝试或者说是一次转变传播形态的尝试。记者的敏锐性对文艺创作很有帮助,而电视传播方面的积累也有助于MV生产。纪念建党100周年,我为“七一”勋章获得者瞿独伊和王占山分别创作了歌曲《多想再牵你的手走过花开四季》《三十八个弹孔的传奇》,浏览量都达到百万以上。我为加勒万河谷戍边英雄创作的歌曲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》成为今年最火的军旅歌,MV进入腾讯视频前十位。这种正能量传播的效果,也是少见的。
贾永:
作为记者,在路上是常态,写作着是美丽的。我曾写过一篇文章,叫做《十个关键词决定记者能走多远》。在此,用这十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勉:正义、勇敢、亲民、公正、律己、敏锐、求实、创新、超前、博学。
(作者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编辑:小青
【记者部落·茶座】
①青记独家丨《冰点》主编从玉华:那张业务桌子让我们对抗着流量焦虑
③青记独家丨“新闻顽主”杨浪:新闻成就在后天,钻研要做到极致
⑦青记独家丨“牛弹琴”创始人刘洪:新媒体喜欢有个性有趣味的灵魂
⑧青记独家丨“刺猬公社”创始人叶铁桥:仅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
⑨青记独家丨“春运母亲”拍摄者周科:以职业激情在“常规框架”中找寻新闻点